国评网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普通青花壶奇异文字背后的秘密 [复制链接]

1#
一位藏家于年底在地摊上购得青花缠枝莲纹四系壶。原本就是一个晚清时期普普通通的藏品:壶高23.5厘米、口径9.5厘米、底径17厘米。短直口,溜肩,肩部下方环贴四系耳,并置有一短流,鼓腹,平底略凸。颈部弦纹间饰一圈点状纹,之下为云肩,器身上半部施缠枝莲,下半部以变形仰莲纹装饰。藏家告诉记者,这样的藏品从来就没有纳入收藏,仅仅因为那个壶盖不简单!原来该壶配有扁凹形盖,盖面中心凹陷处书写一“元”字,盖子的背面突起部分则写满了支离破碎的文字,似可勉强识读却又难解其意。

  雅昌艺术网:盖面上的“元”字非常容易辨认,而背面那些不完整的文字就让人感到晦涩艰深了。您是否做过解读吗?

  藏家:盖子背面的书写方式系有意打乱字体结构进行重新匹配和组合。这种把汉字偏旁拆开,再通过加减笔画来推断要表达含义的做法,让我想起了中国古代的一种推测吉凶的古老方式——“破字”或叫“拆字”,似乎在推算吉凶?又或者为了某种目的而埋伏下一些谶言?

  雅昌艺术网:似乎太玄妙了吧?那么到底那些诡异文字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呢?

  藏家:我尝试着进行解读:最左侧是个“禾”字,中间为“天”,“天”字前三划一笔连写构成了一个阿拉伯数字“3”的模样,而“乃”字的金文写法就如同“3”,那么“禾”与“3”进行上下对接就构成“秀”。再看“天”字的最后两笔“撇”和“捺”与下方的“王”恰好构成了“全”,两字连读岂不是太平天国的领袖“秀全”吗?当然,“天”字和下方的“王”字同样明白无误的组合成“天王”二字。再看,“禾”字的第一“撇”划夸张地往右方延伸,恰与有意安排的一个“点”划相遇,构成了汉字的“八”。当把上方的两个“横”划和右侧的“五”等毫不相关的文字进行组合后,便让人浮想联翩起来。我们知道1851年1月11日,在洪秀全38岁诞寿时曾举行隆重的祝寿庆典,万众齐集犀牛岭誓师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向清王朝公开宣战。那么一些“横”划包括“禾”的延伸部分同样构成 “一”字形,加上孤立的“八”字和“五”字,“王”字里面尚可拆解出两个“一”和一个“十”字,那么组合成“一八五一”、“一”、“十一”当不成问题。我承认,把一些毫不相关的数字硬生生组合出天平天国起义的时间似乎勉强,但前面“秀全”和“天王”的推理如果正确,那么这些凌乱的数字暗喻起义的时间应在情理之中。

  雅昌艺术网:哦,越来越复杂了。但我想问您最重要也是最本质的问题——这个青花壶与太平天国是同一个时期的物件吗?

  藏家:这个问题切中要害。说来也巧,我在刚刚买下这个物件的时候正遇见一位资深的瓷器鉴定专家。他曾是文物单位的负责人,有多年出土发掘的经验,著述颇丰,同时也是鉴宝节目的瓷器专家。我便把对这件器物的解读包括怀疑此件作品为太平天国遗物和盘托出。但专家告诉我,这件瓷器的釉料是洋蓝,应为清光绪年间物品,而太平天国早在同治年就被镇压了,往太平天国上面靠未免牵强。专家言之有理,但我确实有自己的看法。我同意这件器物的釉属于洋蓝,那么“洋蓝”是从什么时候进入中国以及从哪个国家进口?相关叙述却语焉不详,有说光绪,也有说同治。仅笼统的知晓是清末进口,真正普及使用应该在清末民初,导致今天的鉴定者只要看到这种呈色都会说“清末民初”。据清宫档案中有关海关征收进口钴料税的多项记载,不仅日本,还有德国等国家输入洋蓝青料。据说欧洲人喜爱这种既鲜艳又沉稳的蓝色,而中国的审美观并不欣赏这种妖艳的色泽,在使用时往往会与国产天然颜料混合使用。

  既然何时传入中国并没有准确的资料,那么是否会更早些呢?有一点是我坚信的:首先,这是一件真实的清代末年之器物;其二,上面的神秘文字确实把视点引向那场农民起义;其三,洋蓝在清末民初被广泛使用,那么总有个渐进过程,往前延伸至与太平天国搭界并无不可。

  雅昌艺术网:我忽然想到,何必在这个器盖上隐晦地表达诉求,会否是农民领袖尚处在秘密策划起义时期的一种创意?

  藏家:一个画家朋友跟你的想法一样。他认为这样隐秘的表达方式应该处在不公开状态,比方酝酿暴动以及被镇压后的余党造势?

  我也对这件器物属于什么时期费尽思量——太平天国运动起始时间为1851年——1864年。十几年时间里,到底是地下活动期?揭竿而起时?还是被剿灭仍然阴魂不散?但我最后还是相信该器物应该诞生于太平天国控制景德镇时期,因为之前或之后,太平天国没有取得瓷都的控制权是没有能力为自己烧制瓷器的。据《江西史稿》记载:太平军于1853年2月就攻入江西九江、湖口、彭泽等地,于3月19日占领南京并建立了政权。在咸丰5年——咸丰6年即1855年11月至1856年4月的在不到半年时间内,太平军攻占了江西的八个府、五十几个州县。在太平军攻下景德镇后,于咸丰5年(1855年)一把火将御窑厂烧了个精光,厂里的库存瓷样也因而散失。之后太平军控制景德镇长达7年之久。既然太平军可以开炉铸币,此期间景德镇的工匠为太平军烧制瓷器也在情理之中。

  至于为什么用这种隐匿的方式表达,我以为太平天国处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为适应特定社会心理的需要,自古就有的“测字”、“破字”、“相字”等神秘文化便在这一时期被他们变本加厉地加以利用。极尽传播之能事,鼓噪那些带有浓重迷信色彩的谶谣,以达到蛊惑广大信众的目的。这种暗喻某种主观愿望和强烈色彩显然成为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有意实施的一种计谋。其实在太平天国的诸多文献中也能找到这种“谶味”甚浓的语言。太平天国文献《十全大吉诗》(即《天父上帝言题皇诏》)中的第一首就有大同小异表述:“三星共照日出天,禾王作主救人善,尔们认得禾救饥,乃念日头好上天。”其中“禾、王”就隐指洪秀全。这种用杜撰方式制造出来的神秘性氛围,在虚虚实实中试图显示太平天国的要旨。

  雅昌艺术网:凭着您的自信,似乎已经有把握证实这件器物就是太平天国的东西了?对了,还有盖面上那个“元”字您还没有解读呢?

  藏家:其实未敢最后下定论,只能说自己发现了一件与太平天国时期接近的器物,同时在器物上通过解读相关信息,发现了诸如“秀全”、“天王”、“一八五一”等暗喻……以上信息的逻辑指向都与洪秀全和他领导的天平天国运动有关,受启发下我做了初步的判断。诚然,考证应该是严谨的。前面曾提到使用洋蓝的问题,我也尝试做过推论,认为这种青料离太平天国运动不远,在那个时期被使用是可能的,但最终还是需要经过更加仔细的求证。其次,因为当时市面上有关太平天国的谶谣及其变种不但数量颇多而且内容和形式也繁杂多样。也许这场农民起义被镇压后,有好事者造作太平天国的谶语也未尝不可。不过我同时也认为,面对清朝**对洪秀全和太平天国的清算,戏做者未必敢拿脑袋开玩笑。

  再说壶盖正面那个“元”字。元:“头”、“首”、“始”、“大”也;我想太平天国想表达“开元”之意,即**清王朝,开辟新纪元。前后文字相互佐证和映照,也是我做上述判断的依据之一。

  雅昌艺术网:听起来真的很有趣!掌握之间的一个盘状小青花盖居然引来那么多匪夷所思的联想!

  藏家:对所有收藏者来说,来到地摊上以合适价格买下一个晚清的一壶加一盖,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然而那壶盖上却充满了奇特文字,并且需要费劲地去解读和推论,这就有意思了。限于知识不足,我只能把支离破碎的文字加以整合,试图寻出一些蛛丝马迹。但我确实相信,小小壶盖一定有很多深意没有被破译。比方整体的构图是否暗示什么前景?这也许需要看相先生根据“风水”做一些评说;那个“禾”字的首划之延伸和遮盖也许要“阴阳五行”家才能解释其中隐秘含义。总之,中国历史上五花八门的迷信和数术源远流长,像“天人感应”、“谶纬预兆”、“扶乩占卜”都深不可测、晦涩难懂。

  雅昌艺术网:您认为这样的的器物收藏特别有意义吗?

  藏家:是这样。我把它看成是倘来之物,可欲而不可求。藏品背后有历史有故事显然是我最喜欢的。关于太平天国青花瓷的公私收藏也偶见报道,但都零星而不完整,相关图片更是没有看到过。但我的推断也不是空穴来风。在一片小小青花片上,既有一个**的青花印记、又有拆字说谜的传统文化,如若能发现历史上的宏大故事岂不让人快哉。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