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今年初夏,一个欧美旅行团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参观,期间个个兴致勃勃,流连忘返。一位年长者自我介绍说,他是德国柏林大学的教授,此次到中国旅游,就是为儿子挑选一件青花瓷的瓶子。他希望故宫的专家能帮助他完成这个心愿。他对身边那位身穿唐装的专家模样的工作人员说,他儿子在柏林开了一家专门经销中国瓷器的商店,他自己来过很多次中国,收购了不少古董。“我儿子非常喜欢中国瓷器呀!”这位老教授言辞恳切,那位故宫的专家面露难色。教授接着说,我出一道关于中国的题,你若回答不正确,就请你带我去挑选青花瓷瓶子。
故宫专家欣然接受。教授大声说:
“中国最好的土特产是什么?”
专家愕然!全场鸦雀无声。
“青花瓷!中国的青花瓷!”
德国教授骄傲地宣布答案,声音洪亮,两眼放光,他为中国骄傲!
之后,当然是专家带着教授去琉璃厂挑选青花瓷。享誉中外、流芳千古的青花瓷及祖先留给我们的数不清的“人造宝石”,究竟是怎么造出来的?亦成为客人探究的热门话题。中国陶瓷发展史,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一个灿烂的篇章,更是千古流芳的艺术史诗。今天我们再寻觅祖先造宝的足迹及探究至今无法揭示的谜底,对弘扬民族文化意义重大。
设立官窑造御瓷
举国之力出精品
历史上的官窑制度,铸就了源远流长的陶瓷文化。官窑是为皇家烧造瓷器的窑场,由宫廷御旨提出烧造要求,由府衙拨银,选全国最优秀的技术工匠,采用最好的瓷土和选料,按御旨规定数量和造型官样生产,然后将没有瑕疵的上品运往京城。到清代,官窑制度日臻完善,特别是官窑费用均由地方府衙直接拨款,有力地推动了官窑的发展。
官窑始于宋,兴盛于明清。明朝初期即洪武时期的官府窑业制度,其特点是在沿袭元代做法的同时,又有创新。第一,沿袭元代的地方官府管理生产的地方官窑制度。地方官府和地方官员是这一时期管理生产的机构和主要官员。第二,对民间瓷窑场进行税收管理。瓷都景德镇在洪武初“监镇如故”,即和元代相同,仅税课而已;第三,对民窑场的建立和生产实行官府生产许可制度,官府不仅登记管理各地已有的窑场,新建窑场也一定要得到**的批准。而这一程序需要上达朝廷,由皇帝最后决定。
洪武二年建立了官窑制度。御旨规定,什么样的瓷器民间不可烧造。并明确九种颜色民间窑厂不可烧制,私自烧制者,为首者斩杀,知情不报者同罪。到清代又增加了九种颜色,合计十八种颜色,民窑不可烧制。宣德皇帝即位后,为了体现皇帝的权威和加强皇权,专门生产各种御用器物成为其政治手段,并设立御器厂专门生产御用瓷器。御用厂生产的瓷器,成为皇帝及皇室独占的物品。当时管理窑厂的官员张善把御用器送人而被诛。
两千工匠造一瓷
祖传绝技夺天工
据文献记载,明代官窑有23个作坊和6种窑炉。这些作坊中包括了如大碗作(专管制作大碗工作的机构)、酒盅作、碟作、画作、写字作等,这些都是与从事生产陶瓷直接相关的手工业作坊,固定岗位责任制上的工人专管自己技艺擅长的一面。在瓷器的整个生产过程中,任何需要用到的工具,例如瓷坯在入窑之前用到的匣钵、烧制圆形瓷器时要用到的模子等,基本都可以在御器厂内烧造完成。小到所需的包装材料也能在御器厂内制作完成,这些辅佐行业的作坊就包括了泥水作、大木作、小木作、船木作、竹作、漆作等等;所以,官窑的精工细作程度让我们现代人难以想象,且能工巧匠的技艺都是几代人代代相传,其每个匠人的技艺可谓登峰造极。据统计,这23作共计作头即技术总监50多名,官匠300多人,再加上雇佣有技术能力的民匠,其数当在500人左右,还有各种受雇做杂事的人近千人。此外,明代御器厂所雇的画工等人数约200人。
由此计算,一款精美瓷器从窑池到出窑,需要工人近两千名。明代官窑各作集体协作,形成一环套一环的生产链,其生产瓷器的整套技术为官府所控制,严禁景德镇窑工私相仿造。所以没有一个个体可以独立拥有这一整套技术,没有一个个体可以生产出如此尽善尽美的瓷器。 瓷器烧造需经过72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且不可分割。明清的官窑主要是江西景德镇窑。景德镇位于江西东北部,主要矿产有瓷石、高岭土、煤钨、砂金、铜、萤石、硫磺、石灰石、大理石等。明清烧造瓷器的原料多为高岭土,主要是因为高岭土具有可塑性,湿土能塑成各种形状而不致破碎,并能长期保持不变,对于提高瓷器的光洁性、致密性、白度、硬度等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烧窑是陶艺创作的最后一道、也是很关键的一道工序。烧窑用窑炉呈长圆形如倒置的翁罐,高宽约一丈有余。窑深则是高宽的数倍以上;瓷坯制成后,装匣入窑。但是不同匣钵的摆放位置都有讲究,这与窑炉中不同位置窑火的温度有关。碗和碟子造型娇小,需要的温度较低,摆放在离窑口较远的地方,而较大的瓷器匣钵则摆放在离窑口较近的地方。当已经成型、晾干并施好釉的陶瓷坯体装匣送入窑内后,经高温燃烧,陶瓷坯体和釉料在火中经过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最终梦幻般地成为陶艺作品。装匣的主要目的是:一是可使温度均匀地传递至器物全身。二是防止窑灰和杂物落在器皿身上,造成废品。三是可有效地保持器表各种纹饰物洁净与发色。但是如果烧窑技术掌握得不好,烧成作品轻则会出现各种小瑕疵,重则会破裂,全部努力可能成为泡影。
窑火薪传守秘宗
承祖绝技父子传
美丽的瓷器,因为釉而产生。在某一次露天烧陶过程中,飘进了树上的落叶或是遍野丛生的稻草,在陶器表面形成了斑斑点点的晶亮的釉滴,也许正是这一次的偶然,让古人发现了草木灰的神奇。草木灰是釉的主要成分,人们发现用草木灰配以适量黏土做成釉,涂刷在陶瓷的表面,然后入火焙烧。结果,施过釉的器物,表面有光泽,滑润美丽,不易渗水,呈现出有别于陶器的一种特殊美。因此,当釉滴偶然滴落在器表时,古人自然会把釉色与装饰美联系到一起。此外,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也有工匠发现,在有的高火候的产品表面会呈现出一种明亮的光泽,后人称其为“窑汗”。由于古人敏感地捕捉到这一审美特质,不断探索形成规律,着力表现釉色这一审美情趣,有意识选择那些能耐高温度的黏土原料来烧制原始瓷,最终,打破了古陶风范,形成了堪称鼻祖的原始青瓷,揭开了大自然的一个新秘密。
宣德年间,景德镇近郊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在官窑当火工的姓张的工匠,在村子里十分风光,村民都尊称他为“张官人”。古代有功名的人才叫“官人”,这个张工匠因为是所有工序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决定着整个一座窑的出品率的高低,而在整个御窑厂里面,他的俸禄也是最高的。因此,村民以他为骄傲,公认他是最牛逼的工匠。老窑工把十五岁的儿子带到窑厂,在老窑工的心里有一个计划很久的心愿,希望把自己掌握火候的绝活传授给儿子。他说:“每一窑在点火时候都要挑选良辰吉日,方能点火。”在摆放匣钵的时候,一遍一遍地给自己的儿子讲:“为什么这个地方放大的匣,那个地方为什么放小的匣,火的温度不同将直接影响到窑内成品的合格率。”
在给瓷窑放木柴时,他搬了一遍又推倒,让儿子重新摆放,让儿子细心体会。其实在这之前,他烧过无数的窑,而心里从来没有一次有这种紧张。在点火后,窑工又在不停地唠叨着说:“窑内温度的高低,以低火色红,至火色微黄,至火色呈最高,白色白炽为最高,还要根据火色持续时间长短等条件,判断窑内温度,直至理想窑温,甚至到了灭火后,仍要观察窑里面的温度变化。”儿子认真听父亲传艺,神色凝重。
这里的每一道工艺,都遗传着祖辈们代代相传的心血!因为每一项绝技都是万里挑一,从全国挑选的能工巧匠来为皇家服务。在古时候能为皇家服务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在当地十里八乡都受人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