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视野”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会议由世界法学家协会、中国最高法院共同举办,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国际交流(上海)基地承办。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世界法学家协会主席亚历山大贝洛拉维克、上海市副市长赵雯出席并致辞。
本次活动主要围绕知识产权保护新趋势与未来,知识产权保护与市场竞争力、互联网、文化繁荣、技术创新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与纠纷解决、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与交流等7个主题开展研讨。
陶凯元指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要进一步注重司法公开透明,加强国际交流合作;2013年全国法院受理各类知识产权一、二审案件超过11万件,我国已跃升为全球受理知识产权案件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愿与世界各国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分享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先进经验,携手共创知识产权保护更美好的明天。亚历山大•贝洛拉维克主席指出,中国引入并建立知识产权法院的做法,体现了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更加重视和大胆探索,值得法律界关注和期待。他说:“的确,当前中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有其特殊性,与其他国家存在一些差异和分歧。但我们有趣地发现,中国选择的司法保护体系、做法更加灵活,更加务实。”赵雯在致辞中希望上海法律工作者、知识产权工作者加强与中外同行、学者专家的交流与合作,探讨新问题,学习新经验,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重要作用,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此次研讨会上,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宋晓明详细介绍了知识产权法院的中国探索,并且透露,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的知识产权法院将在年内完成设立。中国加强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这一举措引起了外方代表的高度关注。
来自奥地利、捷克、波兰、巴基斯坦、尼日利亚等国家的法官、学者、律师,最高人民法院和部分地方法院的知识产权法官,商务部、国家版权局、工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知识产权领域的专家学者、律师共9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外各国法官、教授和学者一致表示这次研讨会给大家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