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几何?自然资源、资产、资本的区别是什么?10月29日,一场关于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的研讨会在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举办。来自自然资源部、中国法学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以及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学者,围绕当前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的重点、难点进行了深入探讨。
自然资源资产核算是实施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实现全民所有自然资源所有者权责、科学制定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则、践行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原国家林业局和国家统计局2004年联合开展的中国森林资源核算研究初步建立了中国森林资源核算的理论框架和基本方法,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体系提供了借鉴;重庆、贵州、四川、浙江、深圳等多地也纷纷探路,试点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开展生态系统价值核算等等,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但总体来看,我国的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尚未形成科学逻辑严谨、核算方法可行的框架体系。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开展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理论和方法研究可谓迫在眉睫。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谷树忠看来,开展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研究,要回归自然资源资产的初心——守护好自然资源资产,牢牢把握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生态价值观。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首先要厘清自然资源、自然资源资产、自然资源资本等概念。从国内外现有研究来看,自然资源资产核算既包括“量、质、价”3个维度的核算,又包括经济、生态、社会等多方面的核算;既涉及实物量又涉及价值量;还关乎土地、水、森林、矿产、草原、湿地、海洋等多种类型自然资源资产。
“其中,生态价值核算共识度低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陈百明提出。结合目前研究现状,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甘藏春认为,要把研究重点放在价值量尤其是非市场价值的核算上,比如生态价值。中科院地理所副所长封志明对此十分赞同,认为最根本的是要解决“自然资源价值几何”的问题。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卫民提出,要特别注重理论研究与目标导向的结合,回答好“自然资源资产核算是为谁服务”这个问题。
据悉,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朱道林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正在开展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他们将系统梳理与归纳自然资源基本类型与分类体系,总结提炼不同自然资源的形态特征与基本属性,以期探讨自然资源资产的价值内涵与构成,提出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的共性方法体系,探索具有规范性、可操作性的简单化、实用化的核算方法,形成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