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降”早已成惯例,每年年底,各大车企都会对零部件企业疯狂来一次,从2%-3%的幅度,到15%、20%,甚至30%,车市寒冬席卷下的零部件企业,生存也是愈加艰难。而“年降”,也成为整零关系中,敏感而又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今年与往年相比,年降幅度如何?
在某汽车零部件微信群中抛出“年降”这个话题时,很多零部件企业纷纷透露出无奈与压力。
“某自主品牌要求供应商明年价格在今年的基础上降15%-20%”。
“数家供应商如此反馈。”
“这不很正常吗?”
“主机厂都是这样子操作的。”
“正常吗?有几家供应商的净利润率能有这么高的?”
盖世汽车在调研一些零部件企业时,很多业内人士也纷纷表示,“今年主机厂发出的年降通知中,两位数好像已经是很正常的事了。”
不过也有一些零部件企业反馈,整体与去年没有太大变化,不会出现上述那么高的降幅。在与一家零部件企业老总施先生详谈时,他指出,主机厂每年都会提出年降,一般幅度在3%-5%左右,具体还要看怎么去跟主机厂谈,最终不会降太多,但也不可能达到3%以上。对于他们来说,预期可能会降1%左右,这种可能性还是比较大。
其中,一位业内人士宋先生也表示,他们作为一级供应商,每年接到主机厂的降价幅度一般在5%以下。相较于一些供应商反馈的降价15%或20%,这个降幅显然也在正常的年降幅度之内。
宋先生还表示,“年降”是这些年来的惯例,每年年底,主机厂都会发过来,但不是主机厂说降多少,最终就会降多少,实际上不会降那么多,还需要与主机厂去谈,不能是主机厂说降多少就降多少。
另外,他指出,主机厂在对供应商进行年降时,会做整体的评判,不会针对某一家供应商,直接要求一定要达到多少的降价额,它会从今年某个车型采购成本整体上要降价多少,去综合达成年降目标。
年年“年降” ,零部件企业如何生存?
关于零部件企业的生存之道,宋先生认为,强者自有强者的生存之道,弱者自有弱者的生存之法。汽车行业与其他行业不一样,整个产业链上有很多东西是不可替代的。像他们这种具有技术能力和研发能力的企业,在主机厂找不到可替代的前提下,主机厂在提出年降时,也会综合考虑一下。最终会降多少,其实是主机厂与供应商之间相互博弈的一个过程。
“年降”对他们来说,影响不是很大。首先因为客户比较多,其次是服务客户对象主要是日系,而本田、丰田在下半年推出了很多新款车,在车市寒冬下,销量依然逆势上涨。另外,由于是一级供应商,主机厂给他们降价,同样他们也会给下面的供应商降价,将“降价”的压力一层一层传递或分担下去,但不会全压给下面的供应商,具体会压多少压哪一家,这个会有一个综合的评判和分析,但肯定不会让下游的供应商活不下去。
目前,制造业的利润其实已经很透明了,从整个产业链来看,暴利是不存在的,从利润到成本,都已经非常透明了,供应商究竟能承受多少,降价以后还能不能活下来,虽然不能说有一个很明确的数字,但是心里都有一个底。因此,他认为,主机厂不可能让供应商活不下去,如果让其活不下去,那就是直接不想跟该供应商签合同了。“不可能说要跟你合作,让你做不下去,让你亏本去做,这是不可能的。”他说。
对于每年的“年降”,施先生则表示他们会提前做一些准备。他们服务的客户有自主品牌,也有合资品牌。相对来说,在这一方面的表现合资品牌要比自主品牌好一点。在与合资品牌合作时,他们原来开发新产品时就基本上把“年降”给定了下来,比如,第一年的价格是多少,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的价格年降2%左右,都是一开始提前就谈好,这样就比较规范,后面也就规避了会出现大幅降价的问题。
今年车市一片惨淡,整车降价幅度很大,一些车企会将压力转移到零部件企业身上,对此,施先生表示,这是非常不合理的。“零部件企业也没有办法,现在竞争激烈,外部环境又不好,即使降价肯定还会有企业愿意去做,因为大家都在抢市场,所以利润如果少一点能够活下来,也会选择先做再说。”他说。
目前原材料在上涨、人力成本在上涨、环保压力也在增大、环保成本也在增长,很多污染大的小零部件企业都被关停了,施先生表示,零部件企业基本上没有什么利润了。即便如此,也总要熬过这几年。
他认为,这几年应该是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期,包括技术更新的调整期。行业里面各个企业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他们现在也在培育一些新的领域和一些新的产品。这几年可能会比较艰难,但如果能把这个新的产业培育起来,然后带动传统产品的一些市场,这样可能就会慢慢好起来。
面对“年降”,有哪些零部件企业有底气说“不”?
在宋先生看来,没办法替代的零部件供应商活下来的能力会更强一些,而那些可替代的供应商可能会被压价的比较厉害。因为他们有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以及主机厂很难找到可替代的供应商,所以面对“年降”,他们的议价能力相对还是比较强的。
零部件企业如果有核心技术,或者技术专利,甚至可以要求涨价都是有可能的,宋先生说,“市场说白了就是欺软怕硬。”
零部件企业越强大,越能在整零关系中处于主动地位。另外一家全球知名的发动机配件的供应商也表示,他们在面对主机厂的年降时,若谈到最后,依然没有利润空间,会直接选择放弃该客户。
对此,施先生也表示,如果实在是没有利润要亏损,他们也不可能大批量去做,可能会选择少量供货,维持这种配套关系。
从疯狂到冷静,“年降”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2018年车市负增长已成定局,2019年依然不容乐观。对于零部件企业来说,危与机并存,这是最坏的一年,也是最好的一年,就看企业如何去应对。
在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看来,今年车市与往年不一样,出现了多年来的首次大萧条,负增长已成定局。在整个市场环境下,行业竞争愈发激烈,主机厂过去受到的压力极大,今年受到的压力尤其更大,所以处于整个产业链低端的零部件企业就被要求降价,这是一种逻辑,而主机厂也年年是这样做的。
付于武认为,从整个行业来看,主机厂和供应商都面临着同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应对这个冬天,如何应对这个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在他看来,我们应该增加内延式的发展,苦练内功,降成本提高品质管理,提高产品竞争力,同时这也是主机厂和零部件企业不二的选择。
而零部件企业现在则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同时也面临着很尴尬的境地,既要主机厂保留配套机会,另外还不得不被动接受这个降价的要求。在寒冬中如何生存,怎么去跟主机厂协调,成为当下需要思考的重点。付于武指出,对于零部件企业来说,“年降”是挑战也是机遇,既要主动去跟主机厂沟通,另外还要去消化这个成本;同时这也在倒逼零部件企业升级,倒逼着零部件企业精益管理,倒逼着去降低成本。所以说,“年降”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对于整个汽车生态,产业链上的每一环都很重要,因此,付于武呼吁主机厂应该注意去保护零部件企业的积极性,给予零部件企业更多机会,一起同舟共济。他同时希望整个产业链能够抱团取暖,主机厂、供应商和经销商三股势力能够紧紧抱在一起,一起来应对这场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年更甚一年的“年降”,何时能休?!或不会休矣,但从疯狂下压,到冷静思考,客观分压,还有多远的路要走?其实,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都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你强我强大家强”,若零部件企业落后了,也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
汽车生态是一个紧密相连的商业共同体,愿整个行业能够一起相互守护,一起抱团取暖过寒冬!
原标题:车市寒冬 2019年零部件企业“年降”了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