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自然资源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第一季度自然资源工作促进经济发展的相关情况。今年以来,自然资源部在严守资源安全底线的前提下,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引领作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产业发展的资源保障政策,优化用地用海用矿土地评估审批,不断提高自然资源要素保障能力,积极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一季度全国批准项目用地预审73.9万亩,同比增加51.7%,交通运输、水利设施、能源用地占比分别为72.5%、6.3%、6.6%。其中,自然资源部审批建设项目用地预审49件,用地面积23.5万亩,涉及投资约6000亿元;批准重大项目先行用地42件、用地面积1.88万亩,同比增长235.7%,支持重大项目控制工期的单体工程先行开工建设。
同期,全国批准项目用海373个,批准用海面积约61.5万亩,同比分别增长20.3%、26.6%,涉及投资额近2000亿元,保障国家重大项目和民生项目用海。其中,自然资源部报国务院批准项目用海9个,批准用海面积约16.6万亩,涉及投资额约880亿元。
为了加大矿业权出让力度,促进能源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开发,今年一季度,探矿权新立登记96个,同比增长29.7%,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金矿、铁矿、锂矿等战略性矿种46个。同期,完成湖北、云南、青海的12个石油天然气、页岩气勘查区块出让,以及新疆1个锂矿勘查区块出让;采矿权新立登记273个,其中战略性矿产15个,以煤、铁、磷矿等为主。新增矿山设计生产能力4.4亿吨/年,同比增长51.7%。
发布会上,自然资源部办公厅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自然资源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多项支持政策,促进新能源等产业发展,在严格保护生态前提下,鼓励利用未利用地和存量建设用地发展光伏产业,鼓励在沙漠、戈壁、荒漠等区域选址建设大型光伏发电基地,并建立用地用林用草联审机制;优化沿海和内河港口码头改扩建项目用地用海审批,明确不涉及新增用海和改变用海方式的,不再重新办理用海审批,积极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积极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自然资源部组建了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王广华部长担任主任。同时,会同相关部门编制了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十四五”实施方案,重点围绕紧缺和战略性矿产,加强国内勘查开发,推动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增储上产;完善矿产资源管理政策,修订矿业权出让收益管理制度和矿业权登记、交易制度,降低企业负担,繁荣矿业市场,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找矿;加大科技创新,配合科技部加快启动矿产资源勘查重大专项;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内战略性矿产勘查开采差别化管控。
针对如何保障土地要素供给,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司负责人介绍,自然资源部主要从用地计划安排的总量和配置结构两方面来提早谋划。一方面,在总量安排上,今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结合当前的经济运行形势,推动“十四五”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特别是城市群、都市圈现代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因此,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增加了50万亩的土地利用计划总量,来支撑和保障今年的建设用地总需求。
另一方面,总量的安排能够落实到位、落实精准、有序有效,更多体现在配置规则。对此,自然资源部进行了认真研究,明确了五项举措:
一是对重大项目建设用地实施重点保障。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对纳入清单的国家重大项目、国家重大军事设施项目,以及符合要求的省级重大建设项目,自然资源部依据清单批准建设用地,直接配置计划。
二是对于没有纳入重点项目清单的项目,继续实施“增存挂钩”政策,核心是既算“增量”账,更算“存量”账,让地方盘活存量越多,相应所获得的计划控制额度越高,督促地方加大力度盘活存量,并由此获得更多增量。
三是分解下达基础指标,增强省级政府和自然资源系统的统筹能力。自然资源部根据前三年通过盘活存量核算的计划指标的一定比例来分解下达基础指标,下达之后由省里统筹安排,特别是对原有存量土地规模不多、盘活空间不足,难以产生增量计划的地区,由省里调剂补贴、合理安排。
四是突出耕地保护导向,探索实施奖励机制。对超额完成耕地保护任务的省份,按照一定比例给予计划指标奖励。今年,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9个省(区)获得了该项奖励指标。
五是单列安排专项计划,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计划主要包括两项指标:继续单列每个脱贫县600亩计划指标,戴帽专项下达,明确不得挪用;继续单列农民建房计划指标,专项用于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实施实报实销,实现兜底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