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价值的收益法评估近几年发展很快,进步甚大,但实务中存在不少深层次问题,希望能引起同行的关注。在此抛出十大问题,供同行讨论。
1、母子公司分别估值&合并报表估值
(1)母子公司分别估值问题:母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之间可能有很多内部往来及未实现的内部销售,以单独的母公司或子公司会计报表计算的财务指标将是失真的财务指标,从而造成估值偏差。
(2)合并报表估值问题:
a\以合并报表为基础估值,可以解决上述内部交易问题,但如何测算子公司少数股权的价值?
b\在2006CAS下,母公司B/S反映的权益与合并B/S反映的母公司权益是不一样的,评估结果与谁比较?
(3)长期股权投资能否按投资收益处理?
有评估机构将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以投资收益的形式反映在母公司的预测损益表中,并以此测算FCFF,并以Wacc折现计算企业价值。可能存在两个问题:
a\投资收益反映的是母公司从被投资企业分回的股息、红利或利润,只能用权益资本成本(Ke)对其折现,而不能用投入资本成本(Wacc)对其折现。
b\母公司和被投资企业面临的风险可能不一样,因而权益资本成本(Ke)也可能不相同。
2、多业务公司的估值
理论上讲,多业务公司的估值应就公司的各个业务单元分别估值,加总后扣减总部管理成本的现值得到,问题是企业未能必向评估师提供单个业务单元的会计报表和相关统计报表。
若综合估值,beta值的测算又是一个难题,加权考虑?以什么为权重?
3、付息债务的估值
付息债务可以简单地以账面值代替吗?
4、beta值的估算
beta值可以从wind得到,但费用太贵,一般中小评估机构承担不起。采用手工计算的,有几个问题:
(1)计算周期一般选取几年、月、周?(2)收益率选取年度、月度还是周收益率?(3)市场收益选取上证综合、深证成指还是沪深300或者其他?(4)参考公司的股权价值如何计算?特别是限售流通股?或者有海外上市股票(如H股)?
5、目标资本结构
目标资本结构需要按D、E的市值计算,目前有的机构按参考企业的平均资本结构测算。问题是:
被评估企业一般为非上市公司,不可能按市值管理(即使是上市公司也未必按市值管理),怎么去确定其目标资本结构?,即便如此,企业何时能够达到目标资本结构,达到目标资本结构(参考公司平均水平)对企业就是合理的吗?
而某些评估报告,根据评估结果测算的资本结构与其报告中设定的资本结构不一样,而且差异很大,说明什么问题?
6、所得税率
按名义所得税率(如25%)乘以利润总额合理吗?肯定有问题的。
7、FCFF & FCFE
拜读某些评估报告,根据FCFF和FCFE测算的评估结果不一样,而且差别甚大。
8、经营性租赁
经营租赁费用实际上应该是财务费用,如果经营性租赁费用很大,理论上应作资本化处理,调整财务报表。问题是如何操作?
9、研发费用
同经营性租赁一样,研发费用如果占比很大,也应进行资本化处理,调整财务报表。
10、其他问题
(1)预计负债:企业因对外提供担保、未决诉讼、重组义务、产品质量保证、资产弃置义务、亏损合同等会在资产负债表中记录预计负债,企业价值评估时,应该如何处理?扣除?未必如此简单
(2)优先股:尽管现有公司法未涉及,但在一些民营企业中实质上存在
(3)可转换债券:既是债务、也可能转换成权益
(4)员工期权 |